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Nginx HttpMemcModule和直接访问memcached效率对比测试
阅读量:6868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6

本文共 1283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。

  • 测试环境:

  1. 测试客户机A: HP DL380G4,2个双核CPU,4G Ram,2块10k RPM SAS盘做raid 1,ext3

  2. Nginx所在服务器B:DELL R710,E5620 * 2,32G Ram,6块盘15K RPM SAS盘做raid 1+0,xfs

  3. Memcached所在服务器C:DELL R710,E5620 * 2,32G Ram,6块盘15K RPM SAS盘做raid 5,ext4

  4. Nginx设置:keepalive 8192

  5. Php fpm设置:listen.backlog = -1

  6. memcached启动参数:memcached -d -m 24576 -p 12000 -c 10240

  7. 内核参数:

net.ipv4.tcp_tw_recycle = 0net.ipv4.tcp_tw_reuse = 0net.ipv4.tcp_timestamps = 1

关于这几个内核参数对应的解释可参考资料:

  • 测试方案:

  1. 使用php连接本地nginx代理,存取远程memcached数据;

  2. 使用php直接连接远程memcached服务器;

  3. 从测试客户端用ab发起并发测试;

  4. 并发线程从64开始,直到2048,分别是64的N倍;

  5. 每种并发模式都进行5轮测试,最后取平均值;

  6. 存储在memcached中的key长度96个字符,value长度400字符,总是随机生成;

  • 测试结果:

  

  

结论及建议:

  1. Php程序通过HttpMemcMC访问memcache和直接访问memcached的效率并没有太多损失;

  2. 采用php直接访问memcached,失败的次数相比通过HttpMemcMC有较大增加,应该是HttpMemcMC在keepalive方面更有优势;

  3. 后续会在进行一次测试,调整nginx、php及内核相关参数,再做对比;

  4. 本次测试没有和正常的http请求混在一起对比,测试结果不具备绝对参考价值;

单从本次测试结果来看,HttpMemcMC值得拥有 :)

  • 结果结果更新:

调整上述几个内核参数:

net.ipv4.tcp_tw_recycle = 1net.ipv4.tcp_tw_reuse = 1net.ipv4.tcp_timestamps = 1

通过调整内核参数,调整tcp连接复用性提高tcp效率,新的测试结果如下:

       

备注:由于2次测试案例中,每并发线程请求数不一样,所以你会发现两边的数据无法直接对比,这是我的失误,抱歉。

  • 补充小结:

调整完内核后:
1. 可以发现,HttpMemc的平均效率只有NativeMC 72.62%;
2. 调整内核tcp参数对提升tcp效率非常有帮助,Failed requests次数完全为0;
3. 由于可以提高memcached连接复用率以及对程序透明的好处,即便HttpMemc性能不如NativeMC,损失并不是非常厉害,仍然是可以接受的;

本文转自叶金荣51CTO博客,原文链接:http://blog.51cto.com/imysql/1879883,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doodoo.js快速入门教程
查看>>
XXL-EXCEL v1.1.1 发布,Java对象和Excel转换工具
查看>>
js获取当前时间(昨天、今天、明天)
查看>>
BlogStart
查看>>
elasticsearch 自动删除索引脚本
查看>>
NLP入门(五)用深度学习实现命名实体识别(NER)
查看>>
js 排序算法之快速排序
查看>>
边缘计算ENS:拓展云的边界
查看>>
从0开发豆果美食小程序——搜索组件
查看>>
cordova 远程h5页面调用本地js
查看>>
巨杉数据库多活架构实践
查看>>
使用机器学习预测电子竞技游戏《守望先锋》的胜负
查看>>
即将到来的java11的新特性
查看>>
React基础再回顾
查看>>
Windows下安装 msysGit 以及初始化 Git server环境
查看>>
阿里云ACE 你知道多少?
查看>>
C#简单工厂模式——初遇GoF设计模式
查看>>
ibatis-返回结果通过resultMap封装
查看>>
linux操作系统语言更改
查看>>
MAC下LaTex环境配置
查看>>